以下是項目生命周期的一般階段劃分及各階段的核心任務與關鍵輸出,遵循國際通用的項目管理框架(如PMBOK):
1. 啟動階段
核心目標:明確項目價值主張,判斷是否值得投資。
關鍵任務:
識別需求來源(商業機會/戰略需求/外部壓力);
進行可行性分析(技術/經濟/法律/運營可行性);
任命項目經理并組建初始團隊;
編寫《項目章程》,獲得高層正式授權。
主要交付物:
《項目章程》——界定項目目標、范圍、主要干系人及審批權限。
2. 規劃階段
核心目標:將高層次目標轉化為可執行的具體方案。
關鍵任務:
分解工作結構;
制定進度計劃(甘特圖/關鍵路徑法);
估算成本并分配預算;
制定質量管理計劃、風險管理計劃、溝通計劃等;
明確團隊成員職責與協作機制。
主要交付物:
《項目管理計劃》——包含所有子計劃的綜合實施方案。
3. 執行階段
核心目標:協調資源按計劃推進工作,創造產品/服務。
關鍵任務:
根據計劃調配人力、設備、材料;
開展具體技術工作(編碼/施工/制造等);
實施質量保證措施;
管理團隊績效,解決沖突;
定期向干系人匯報進展。
主要交付物:
階段性可交付成果(如原型、模塊、工程節點)。
4. 監控階段
核心目標:確保項目偏離在可接受范圍內,及時糾偏。
關鍵任務:
對比實際進展與計劃(SV進度偏差、CV成本偏差);
監控范圍蔓延(變更控制流程);
更新風險登記冊并應對新風險;
審核質量控制點,處理缺陷;
調整資源分配或進度基準線。
主要交付物:
《績效報告》《變更日志》《風險應對記錄》。
5. 收尾階段
核心目標:正式結束項目,釋放資源并沉淀經驗。
關鍵任務:
獲得客戶/發起人對最終成果的正式驗收;
完成行政收尾(合同結算、文檔歸檔);
組織項目復盤會議(Lesson Learned);
解散團隊并轉移剩余資產;
更新組織過程資產(模板、案例庫)。
主要交付物:
《驗收證書》《項目總結報告》《經驗教訓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