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軟考高項考試科目
軟考高項采用“綜合知識+案例分析+論文”三科聯考模式,每科滿分75分,需三科均達到45分方可通過。考試形式為機考,具體分為:
上午場:綜合知識(150分鐘)+案例分析(90分鐘),連續作答;
下午場:論文(120分鐘),獨立作答。
二、軟考高項題型分布
1. 綜合知識:75道選擇題,覆蓋24個知識領域
基礎理論題(50題):涵蓋項目管理十大知識領域(整合、范圍、進度、成本等)、信息化發展、法律法規、技術標準等。
計算題(3題):涉及掙值分析(SV/CV/SPI/CPI)、關鍵路徑法(CPM)、決策樹分析等。
英文題(5題):考察專業術語理解,如“干系人登記冊(Stakeholder Register)”的英文表述。
2. 案例分析:3道主觀題,聚焦實戰問題解決
簡答題(2題):要求分析項目中的具體問題,如“識別項目風險并制定應對策略”“計算項目完工估算(EAC)”等。
計算題(1題):通常結合進度、成本或資源管理,如“繪制資源負荷圖并優化資源分配”。
3. 軟考高項論文:1篇2500字論述文
命題方向:圍繞項目管理十大知識領域,如“論大型項目的范圍管理”“論風險管理的應用”。2025年新增“績效域”考點,要求考生結合項目實際,闡述如何通過干系人參與、不確定性應對等績效域提升項目成功率。
評分標準:背景真實性(30%)、理論正確性(40%)、邏輯嚴謹性(20%)、文字表達(10%)。
三、軟考高項核心考點
軟考高項的核心考點可歸納為“5大過程組+10大知識領域+6大績效域”:
十大知識領域:整合管理、范圍管理、進度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資源管理、溝通管理、風險管理、采購管理、干系人管理。
六大績效域:干系人參與、團隊績效、開發方法論、不確定性應對、測量與改進、交付價值。
前沿技術融合:2025年考綱新增“AI在項目管理中的應用”“東數西算架構優化”等內容,要求考生掌握技術趨勢對管理實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