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制定項目章程
項目章程是正式批準項目的文件,授權項目經理使用組織資源開展項目活動。關鍵內容包括:
項目目的和目標
高層級需求
項目描述
項目經理及其權責
主要相關方清單
高層級風險
總體里程碑進度
預先批準的財務資源
項目審批要求
退出標準
最佳實踐:確保項目章程獲得足夠高層級的批準,為項目提供充分的組織支持。
2. 制定項目管理計劃
項目管理計劃是定義項目如何執行、監控和收尾的主要文件。它整合了所有子管理計劃(范圍、進度、成本、質量等)和基準。
關鍵組成部分包括:
范圍管理計劃
需求管理計劃
進度管理計劃
成本管理計劃
質量管理計劃
資源管理計劃
溝通管理計劃
風險管理計劃
采購管理計劃
相關方參與計劃
變更管理計劃
配置管理計劃
最佳實踐:采用漸進明細的方式制定計劃,確保計劃既全面又具有可操作性。
3. 指導與管理項目工作
這一過程涉及執行項目管理計劃中定義的工作,以實現項目目標。主要活動包括:
執行計劃的活動
創造項目可交付成果
分配、培訓和管理項目團隊成員
獲取、管理和使用資源
實施已批準的變更
收集項目數據
管理風險和實施風險應對措施
管理供應商
最佳實踐:建立有效的項目執行跟蹤機制,確保工作按計劃推進。
4. 管理項目知識
這一過程關注利用現有知識并生成新知識,以實現項目目標并支持組織學習。包括:
知識管理: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獲取、分享和使用
經驗教訓登記冊的維護
組織過程資產的更新
最佳實踐:建立項目社區實踐和知識分享機制,促進跨項目學習。
5. 監控項目工作
跟蹤、審查和調整項目進展與績效,識別必要的變更。主要活動包括:
績效測量和分析
預測
風險監控
質量控制和驗證
狀態報告和進展更新
最佳實踐:使用適當的項目管理信息系統(PMIS)和關鍵績效指標(KPI)進行有效監控。
6. 實施整體變更控制
審查所有變更請求,批準變更并管理對項目文件、可交付成果和基準的變更。關鍵步驟包括:
變更識別
變更評估(影響分析)
變更決策
變更實施
變更驗證
最佳實踐:建立清晰的變更控制流程和變更控制委員會(CCB),確保變更得到適當評估和授權。
7. 結束項目或階段
正式完成或結束項目、階段或合同的所有活動。主要工作包括:
獲得客戶或發起人的正式驗收
移交最終產品、服務或成果
關閉采購合同
收集經驗教訓
歸檔項目文件
釋放項目資源
慶祝成功
最佳實踐:進行正式的項目回顧會議,確保經驗教訓得到充分記錄和分享。